尺寸/重量
長度(X軸):87.2cm 寬度(Y軸):31.8cm 高度(Z軸):40.2cm 重量:160.5kg
文物描述
1.本物件為臺灣傳統染房用來為染好乾燥後的布料,做最後加工的道具,外型呈中央底部下凹,兩端上翹。
2.碾布石的作用是砑光(除皺壓光)染布,使布料有光澤。這道製程是利用心仔(材質多為龍眼材或茄苳材,直徑6點7吋、長2尺餘的轉子中,插入鐵製芯棒而成)捲起染布,放在瓦形底盤上,再將碾布石置於上層,工匠(石仔腳)站在碾布石上,用雙腳踩著石頭的兩端,左右搖動,底下染布和心仔一起轉動相壓,藉此拉開染布的皺褶,染出有光澤的布。每個染房原則上會有熟練且有經驗的2至5位石仔腳負責最後加工的工作。
參考資料
1.碾布石,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,https://www.ntcri.gov.tw/dnainfo_196_719.html(瀏覽日期:2019/03/31)。
2.顏水龍,2016。臺灣工藝,頁:36-40。臺北:遠流出版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