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分期
1895-1945(日本時代)
1945-(二戰後)
尺寸/重量
長度(X軸):27.3cm 寬度(Y軸):18.6cm 高度(Z軸):12cm 重量:6kg
文物描述
1.本件為一套完整小型紅磚舂臼,分別為紅磚捏燒而成的臼與單手持握的杵。磚臼部分為中間有深凹槽的碗狀器具,用以盛裝欲搗碎的物材;磚杵為用來搗敲磨壓的棒子,可將物材搗碎研磨成較小的顆粒之工具。一般的磚臼皆附有磚杵,然因經久使用,不是遺失就是斷毀重修,或是重新仿造,此套件從材質來看,應是相互搭配的原件,保存情況仍佳,頗為難得。2. 此類小型的紅磚舂臼主要是用來舂米製成粉麩或是「土豆麩」(花生粉)、蒜頭、檳榔等,也可用來舂搗青草藥。舂臼是臺灣早年農業社會常見的食材加工器具,小型的石舂臼至今仍繼續有在中藥房或廚房裡被使用,但紅磚舂臼則是燒磚時特別加製的產品,且破損率極高,故而早已不再使用且留存甚少。
參考資料
1.凌志四主編,2000。台灣人民俗-第五冊 風土文物 技藝之美。新北市:橋宏書局。2.簡榮聰,1900。台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。南投市:臺灣省文獻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