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分期
1851-1861(清代-咸豐)
1861-1875(清代-同治)
1875-1895(清代-光緒)
1895-1945(日本時代)
1945-(二戰後)
尺寸/重量
長度(X軸):8.1cm 寬度(Y軸):8cm 高度(Z軸):1.9cm 重量:143.4g
文物描述
1.不規則形單面雕佛手紋紅磚燒粿印,長8.1cm、寬8cm、高1.9cm,呈磚紅色,壓印的頂部面較寬,底部較窄,側邊由上至下呈現內縮斜角狀。壓印處中央淺雕一佛手紋,外緣部分有少許減地處理,使壓印處呈現稍微凸出狀。壓印面的部分邊緣處有些許凹缺,整體佈滿白色斑點,側邊處則有大片白斑塊,推測為頻繁使用後所造成的現象。2. 因「佛手」具辟邪意義,加上音近「福壽」,象徵吉祥納福,故而成為臺灣民間常見的吉祥紋飾。此類磚燒粿印為早昔燒磚瓦業者生產,以較細緻磚土低溫燒製成形;雖然價格較為低廉,但因厚實沉重不易執握,容易
參考資料
1. 簡榮聰,1999。臺灣粿印藝術-臺灣民間粿糕餅糖塔印模文化藝術之研究。臺北:漢光文化。2. 張尊禎,2013。百年糕餅風華再現-老師傅珍藏木模技藝大公開。臺北: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