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醒您,本作業功能,會使用到javascript呈現作業過程的訊息提示或功能呈現,操作過程請開啟「使用javascript」功能。謝謝。
Remind you that this job function will use the message prompt of javascript rendering process, please open the "use javascript" function. Thank you.

::: 國父遺像

文物名稱
國父遺像
登錄號
2004.051.0002
類別
圖書文獻類 > 照片與相簿 > 人物
歷史分期
1945-(二戰後)
材質
紙質
尺寸/重量
長度(X軸):37.3cm 寬度(Y軸):53.4cm 高度(Z軸):0.3cm 重量:401.3g 
關鍵字
孫文、國民黨、總理
文物描述
此為一畫像,畫像上方為孫文的肖像,下方為孫文於1925年2月24日於北京寫下的《國父遺囑》全文。
  《國父遺囑》又稱《總理遺囑》,在1925年3月31日,中國國民黨便通過接受《總理遺囑》的議案,更訓令以後國民黨開會時,應先由主席朗誦《總理遺囑》,與會人員須起立肅聽。在該年4月制定「總理紀念周條例」,要求軍隊的各官兵每周一上午,除向孫文遺像行三鞠躬禮之外,更需宣讀《總理遺囑》,此後隨著條例持續擴充及國民黨政府持續擴大其在中國領土,「總理紀念周」開始進入民間,直到1947年才終止此一紀念儀式。(李恭忠,2004:105-106)
  在孫文過世時國民黨仍然是一個以廣東為主根據地的南方割據政權,而當時被國際承認的依然是北洋軍系把持的北洋政府,直到1940年才賦予孫文「國父」的稱號。在1929年,國民黨即以黨葬的名義將孫文下葬,下葬於剛興建完成的南京中山陵,並以繁瑣且盛大的葬禮規格紀念(李恭忠,2006:61-69)。而在臺灣部份,在戰前孫文的形象在臺灣就被知識份子所崇敬,《臺灣民報》稱其為「國民之父,弱小民族的領導者」,在戰後國民黨政府撤退到臺灣之後,建設紀念建築物(國父紀念館)、制定節日(植樹節、國父誕辰紀念日)來加以紀念。
參考資料
李恭忠,2004。孫中山崇拜與民國政治文化,二十一世紀,香港: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,86,頁:101-111。

李恭忠,2006。“黨葬”孫中山:現代中國的儀式與政治,《清華大學學報》〈哲學社會科學版〉,3,頁:61-69。
編目者
委託編目-亞洲數位典藏02
編目日期
2020/08/21
最後更新日期: 2023/09/14
TOP
0 藏品申請清單
  • 目前無待申請授權藏品資料
查看授權申請
列表呈現最多10筆,可點選授權申請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