尺寸/重量
長度(X軸):19cm 寬度(Y軸):26cm 高度(Z軸):0.5cm 重量:157g
文物描述
此為八十年代雜誌社1981年1月出版的《八十年代》月刊第3卷第4期總號第16號,內容計有〈孫中山論政黨與選擧〉(王文)、〈國父在台僅存的行蹟──國父史蹟紀念館〉(陳芳蘭)、〈黨外協調會的幕後〉(林炳發)、〈如何幫助黨外候選人?〉、〈不公平的競選規則──評選罷法的規定〉(張武雄)、〈何不公開得票數?〉(張正輝)、〈論蘇南成的角色〉(蘇和)、〈立委黨部改組經緯〉(林華民)、〈賄選目擊記〉(林蕙菁)、〈儒家的抗議精神──訪杜維明談政治化的儒家〉( 章韋)、〈加工區女工的世界〉(李如樵)、〈知識人的飄零──訪保釣運動掌旗者劉大任〉(李利國)、〈統一點名,統一批判〉(劉夢珊)等。 此件為康寧祥創辦的《八十年代》雜誌,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,除了編採風格較具國際觀,其相較於當時其他刊物的最大特點,在其對於「體制內改革」的倡議。《八十年代》雜誌的溫和派立場,與《美麗島》形成鮮明對比,為臺灣溫和派、議會路線的起源(蕭淑玲,2006,77-79)。 「黨外」一詞主要為非中國國民黨的臺灣政治勢力,而「黨外」政治勢力,主要的宣傳方式為「黨外雜誌」,「黨外雜誌」最早如1950年代的《自由中國》、1970年代的《大學》、《臺灣政論》,後在1980年代「黨外雜誌」發展蓬勃,代表刊物為《八十年代》與《美麗島》,最終,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、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。「黨外雜誌」在當時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民主意識,也逐步促成了言論自由開放。(蕭淑玲,2006,153-155)。
參考資料
彭琳淞,2007。自由‧民主‧本土‧臺灣――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,全國新書資訊月刊,105:30-40 蕭淑玲,2006。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(1979~1986)—以《八十年代》系列、《美麗島》、《蓬萊島》系列兩大路線為例。桃園: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。黨外雜誌,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,http://nrch.culture.tw/twpedia.aspx?id=2301(瀏覽日期:2019/11/05)。